
霍顿是一只善良勇敢的大象,他不顾自己的安全,决定帮助无名镇的居民。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与无名镇的居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成功地将无名镇带回了原来的世界。这部电影不仅有精彩的冒险情节,还有许多幽默和温情的时刻。金·凯瑞为霍顿配音,他将角色的善良和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还注重传递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如友谊、勇气和责任感。《霍顿与无名氏》是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它不仅能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惊喜,还能让人们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如环保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这部电影将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友谊和勇气的力量。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娱乐。
展开剧情
编剧:
更新:
2023-12-26 22:30:34,最后更新于1年前
片源状态:
1080P蓝光
评分:0.0分
豆瓣:霍顿与无名氏

演员表
影片评论
相关推荐
影评
《霍顿与无名氏》:和谐社会的样板!!
开始我还真没想到这部动画片会这么有意思。剧情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绝对没有拿技术和明星凑数。虽然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讽刺的是美国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但是今天咱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人看这部电影别有一番滋味。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总觉得有一小撮坏分子在捣乱,破坏美国的经济发展。于是在麦卡锡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共和排外的热潮。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要证明自己爱国,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遭殃。在帕萨迪纳,有个3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学校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不骂苏联和社会主义就会被解雇,甚至选美小姐都要在获奖感言中都要声明马克思的错误主张。大量的书籍被焚毁,记录黑名单的册子却在加厚。不断的有人被传讯和拘禁,社会上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声音的出现,甚至说“我终日都在编写交响乐、演奏会、歌谣,我不是个政治思想家”这样的话都是反动的。那是一个白色恐怖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的污点。
《霍顿与无名氏》正是写于那个时期。霍顿是一个在森林里深受小孩子们喜欢的小象,他每天疯疯癫癫,特立独行,做些有意思的事。但是这让森林的统治者袋鼠夫人非常不喜欢有人这样嚣张。有一天,霍顿遇到了一粒居住着小人的灰尘,但是别人都不相信那里真的有小人。本来人们都认为霍顿有些古怪,现在更认为是这样了。尤其是袋鼠夫人,更是对这只特立独行的小象反感。她的鼓动让森林里的其他动物也都觉得小象霍顿破坏了和谐。于此同时,灰尘里的那个世界里的小人国也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市长。他的特立独行表现在他总是及时的对事情做出判断,而且相信自己的直觉。而那里的议员们则永远死心眼,总是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最有意思的是当市长主张抵制百周年庆典的时候,议长马上按动了开关,一个玻璃罩遮住了会议现场,所有消息和争论被屏蔽和封锁了,人们处在和谐社会中。后来市长的意见被否定,有机器强制市长做出笑脸,象征着谈判的公平和成功。
霍顿和市长无名氏都像极了西部片中的牛仔或者骑士片中的骑士,他们逍遥自在的活着,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而且不人云亦云。他们同情弱者,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却又不失幽默感和童真。袋鼠夫人和议长们好像是集权统治者,容不下异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武断的利用权力和煽动群众。小老鼠和无名氏的儿子周周是清醒者,但是他们一般无力抵抗压制和谎言,只是失望的活着,但是他们理解霍顿和无名氏,他们是朋友。而森林里其他的动物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很片面,而且往往被利用。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情,往往做的是最邪恶的。例如那些小猴甚至要把破坏安定和团结的坏分子霍顿给放油锅里炸了。
虽然这则寓言故事没有《动物庄园》那么有名,但是通过电影这一媒介还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并读懂,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影片最后,袋鼠夫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孩子们应该都喜欢看到这样的结局。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却往往与之相反,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失望,但是这并不妨碍有些人仍然生气勃勃的活着。《霍顿与无名氏》应该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吧,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童心……这都是些多么美好的主题。这些不应该是美国精神的代言词,而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影片中的那些丑陋的一面,似乎都能在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好地方找到呼应,这不能不让人心寒。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大袋鼠也承认错误,我们的小猴子们、小牛们也都理性的思考问题,允许霍顿这种人的存在,那我们居住的地方该是多么和谐的一片儿森林呀。当然,也仅仅是些希望而已。
魏晓波
2008-5-7于长沙这篇影评有剧透
《霍顿与无名氏》是一部喜剧、动画和冒险电影,讲述了小象霍顿在热带丛林中发现了一粒灰尘,里面传来了求救声,他决定帮助灰尘上的人们回到他们原来的世界。这部电影改编自苏斯博士的同名小说,充满了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同时也带给观众无尽的欢笑和乐趣。
开始我还真没想到这部动画片会这么有意思。剧情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绝对没有拿技术和明星凑数。虽然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讽刺的是美国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但是今天咱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人看这部电影别有一番滋味。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总觉得有一小撮坏分子在捣乱,破坏美国的经济发展。于是在麦卡锡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共和排外的热潮。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要证明自己爱国,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遭殃。在帕萨迪纳,有个3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学校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不骂苏联和社会主义就会被解雇,甚至选美小姐都要在获奖感言中都要声明马克思的错误主张。大量的书籍被焚毁,记录黑名单的册子却在加厚。不断的有人被传讯和拘禁,社会上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声音的出现,甚至说“我终日都在编写交响乐、演奏会、歌谣,我不是个政治思想家”这样的话都是反动的。那是一个白色恐怖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的污点。
《霍顿与无名氏》正是写于那个时期。霍顿是一个在森林里深受小孩子们喜欢的小象,他每天疯疯癫癫,特立独行,做些有意思的事。但是这让森林的统治者袋鼠夫人非常不喜欢有人这样嚣张。有一天,霍顿遇到了一粒居住着小人的灰尘,但是别人都不相信那里真的有小人。本来人们都认为霍顿有些古怪,现在更认为是这样了。尤其是袋鼠夫人,更是对这只特立独行的小象反感。她的鼓动让森林里的其他动物也都觉得小象霍顿破坏了和谐。于此同时,灰尘里的那个世界里的小人国也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市长。他的特立独行表现在他总是及时的对事情做出判断,而且相信自己的直觉。而那里的议员们则永远死心眼,总是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最有意思的是当市长主张抵制百周年庆典的时候,议长马上按动了开关,一个玻璃罩遮住了会议现场,所有消息和争论被屏蔽和封锁了,人们处在和谐社会中。后来市长的意见被否定,有机器强制市长做出笑脸,象征着谈判的公平和成功。
霍顿和市长无名氏都像极了西部片中的牛仔或者骑士片中的骑士,他们逍遥自在的活着,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而且不人云亦云。他们同情弱者,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却又不失幽默感和童真。袋鼠夫人和议长们好像是集权统治者,容不下异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武断的利用权力和煽动群众。小老鼠和无名氏的儿子周周是清醒者,但是他们一般无力抵抗压制和谎言,只是失望的活着,但是他们理解霍顿和无名氏,他们是朋友。而森林里其他的动物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很片面,而且往往被利用。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情,往往做的是最邪恶的。例如那些小猴甚至要把破坏安定和团结的坏分子霍顿给放油锅里炸了。
虽然这则寓言故事没有《动物庄园》那么有名,但是通过电影这一媒介还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并读懂,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影片最后,袋鼠夫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孩子们应该都喜欢看到这样的结局。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却往往与之相反,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失望,但是这并不妨碍有些人仍然生气勃勃的活着。《霍顿与无名氏》应该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吧,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童心……这都是些多么美好的主题。这些不应该是美国精神的代言词,而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影片中的那些丑陋的一面,似乎都能在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好地方找到呼应,这不能不让人心寒。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大袋鼠也承认错误,我们的小猴子们、小牛们也都理性的思考问题,允许霍顿这种人的存在,那我们居住的地方该是多么和谐的一片儿森林呀。当然,也仅仅是些希望而已。
魏晓波
2008-5-7于长沙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