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片改编自MichaelZadoorian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对患重病的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出发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旅途中回顾人生的故事。 约翰是一位文学教师和作家,海明威的死忠,尽管阿兹海默症已经让他的记忆越来越差,甚至会忘记妻子和儿女的名字,却依旧可以随口说出海明威的所有作品,《老人和海》更是他的钟爱。因为妻子艾拉患重病需要住院,约翰就只能进入养老院,携手走过一辈子的二人面临永远分开的未来。于是,他们有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决心驾驶名叫“leisureseeker求闲者”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一路南行,回顾70年代曾和孩子们一起度假的旅程,目的地是西锁岛keywest的海明威故居。

演员表

英语文学教授约翰的妻子。尽管自己被查出是癌症晚期,丈夫也患阿兹海默症,她照旧 保持要完成那场念叨了很多多少 年的旅行——到海明威的旧居去。一路上,她和丈夫一起抗衡病痛、重温几十年相处的记忆。

英语文学教授,充斥文艺气质,天真而痴情,另有 点一根筋的固执。阿兹海默症让他的记忆越来越差,甚至会忘却 妻子和后代 的名字,但作为海明威的死忠粉丝,他依旧可以随口说出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无论碰到什么人,他总能用海明威及其作品对号入座,尤其钟爱《老人与海》。

约翰已往 曾经教过的学生之一,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在一个露天博物馆巧遇“离家出走”的艾拉和约翰。而见到她后,原来动不动就失忆的约翰清楚 地记起了已往 的事。

艾拉和约翰的女儿,当发明已病入膏肓的母亲竟带着有阿兹海默症、时不时犯糊涂的父亲离家出走后,非常着急,想在产生不幸事件前找到二位老人。

内详暂无简介

内详暂无简介

内详暂无简介
影片评论
相关推荐
影评
《爱在记忆消逝前》是一部充满喜剧、爱情和冒险元素的电影。该片改编自MichaelZadoorian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对患重病的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途中回顾了他们的人生故事。约翰是一位文学教师和作家,他是海明威的忠实粉丝,尽管他患有阿兹海默症,记忆力逐渐衰退,甚至会忘记妻子和儿女的名字,但他仍然能够随口说出海明威的所有作品,《老人和海》更是他钟爱的作品。由于妻子艾拉患重病需要住院,约翰被迫进入养老院,二人面临着永远分开的未来。然而,他们却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决心驾驶名为“LeisureSeeker求闲者”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开始一段南行之旅,回顾70年代他们曾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的美好假期。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西锁岛KeyWest的海明威故居。这部电影以幽默轻松的方式展现了约翰和艾拉在旅途中的冒险经历,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爱情和家庭的力量。观众们将会被这对老夫妻的勇气和坚持所打动,他们不顾一切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和回忆。《爱在记忆消逝前》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它还通过老年夫妻的故事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观众们将会在笑声和泪水中感受到电影所传递的深刻情感,同时也会被影片中的美丽风景所吸引。总的来说,《爱在记忆消逝前》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电影,它将带领观众们走进一个充满回忆和冒险的旅程,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和珍惜自己的人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与赶在记忆消失前抓紧报仇,或者是凭着一丝一毫的记忆碎片找寻亡妻真相这些电影桥段相比,《爱在记忆消逝前》的故事要简单得多——
一对已过耄耋之年的老夫妇,背着儿女偷偷将家里老旧的房车开出来,准备抛下一切,上路旅行。
在路上。这意味着电影故事充满了公路片特质中,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渐进式的生命体验,随性而浪漫。
不同于以失意、反叛或者“垮掉”的青年人为主人公,《爱在记忆消逝前》讲述老夫妇的“逃跑计划”,可以说是对于老年题材影片的年轻尝试。
特别在,影片中老人用缓慢的前行速度和轻巧明快的旅途画面,表达了他们在婚姻甚至生命尽头,对于时间意义的多向阐释,抽丝剥茧般道出爱情的真谛。
刚开始,你觉得他们只是想过过二人世界。
而后,你发现老先生是阿兹海默症患者,失忆和记忆都成惯性。原来,这是一趟妻子专为丈夫准备的拾忆之旅。
接着,你开始担心片中那个几次面露痛苦的妻子,知道她身患重病,或许命不久矣。才猛悟,这是丈夫有妻子陪伴的最后旅程了。
最后,你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结局,妻子安排丈夫与自己一同了结生命。这趟旅行,是二人的生命终结之旅。
与有着类似结局的《爱》不同,本片负责安排死亡的角色是身患绝症的妻子,反而跟着一起死的丈夫,除失忆之外还是健康之躯。
论及老年人的伦理问题,《爱》无疑是在展现人生道路尽头的真实和残酷,而《爱在记忆消逝前》涉及更多是时间变幻中的“爱”。其中最多展现,也是最有意思的,便是“自私”之爱了。
爱是吃味的,是独有的、是不容第三人插足的。不论多大年纪,只要还有爱,就会乍起妒意。老糊涂了的丈夫连儿孙叫什么都记不太清,却念念不忘情敌姓名;妻子听到被丈夫自己和盘托出的当年出轨之事后,一怒之下将其送进了养老院……种种,可见二人醋意之浓,爱意之烈。
不过,再怎么说,那些也都是往事了。如今,于意识清晰的妻子来说,她对丈夫的“独占欲”,便表现在片刻不离的关怀,和对其他人的不信任之中了。
你只有我,只有我能够照顾好你。换言之,如果没有我的照顾苟且活在这个世界上,还不如与我一起痛快死去来得体面。
妻子的做法看起来任性,却有一种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豪情意气。这里的了结不是为逃离病痛的解脱,而更像一种至死不渝的相守——婚姻的承诺正源于此。
要知道,不管有了多少儿孙,当人们老去、即将死去,家的意义,就是简简单单两个人而已。
众人皆是孤独的,老人更是。
当你老了,你不知道自己随口说出的什么话,就能引得儿女眼圈通红。
同样,当你的父母老了,你不知道自己拼命阻拦他们去做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究竟代表何种意义。即便你知道了,或许仍会拼命反对——就如片尾葬礼上哭泣的子女。短时间内,亲人的离去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们不会觉得释然。
那么,等他们老了呢?
难得答案,但“时间终将带我们找到谅解的出口。”
《爱在记忆消逝前》用记忆切入,追溯的便是那些变幻着的“时间”了:
1. 时间爱开玩笑,带来形式上的反转。酷爱海明威、时不时还会掉书袋的丈夫从前是有威望的语文教授,他曾经高大帅气、文质彬彬,深受妻子的仰慕。
如今,年老的丈夫虽然依旧是个帅老头,但是记忆的消退让他丧失了自信与优雅。他会尿裤子,会无助的站在车里让妻子帮忙擦身,会在得意之时猛然忘记自己擅长的文学内容。
相反的,曾经那个依偎在丈夫身边的妻子,老而伶俐,接起了照顾丈夫的重任,从早到晚无微不至,甜蜜程度令人倾羡。
一次旅行、一次预谋,主导者都是妻子。年轻时候丈夫的权威,完完全全落到了妻子手上。将二人生命停在最合适的时候,既是妻子的决定,也是能够达成丈夫之意的做法。
年轻时你照顾我,老了我来安排你。漫长人生各有分工、各有体谅,能抵抗住时间的捉弄,即是婚姻价值所在。
丈夫清醒时候曾道:“从我那儿把你偷走的人也偷走他了。”
这趟旅行是妻子策划的终结之旅,也是夫妻找回遗失的时间之旅。每每播放旧照片,都能引得一众人前来观赏。想必,或年长或年轻的他们,也能从那些泛黄的照片里找到自己时代的影子吧。也能从那些照片里,回想起自己,和爱人和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影片适时地安排了几处颇具戏剧性的另类“回忆杀”。比如丈夫脱口将自己出轨的事实张扬出来,执意去看望妻子的初恋情人,记不清孙子的名字却能一下子认出年轻靓丽的女学生。
可见,沉浸在回忆中的老夫妇,依旧拥有生机勃勃的情感生活,有喋喋不休的争吵,有冒险上路的潇洒,有每日的浪漫和温情,更有每时每刻的秘密与危机。
在此之上,终结之处的危险和残酷反倒被一笔带过了。正如奇迹般忍耐病痛,却一度因为丈夫的失忆而崩溃的妻子一样,影片仿佛在告诉我们,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爱在记忆消逝前》涉及的死亡与亲情,与《寻梦环游记》中美好绚烂的亡灵之路有共通之处。片中把理应可怕的东西表述得比阳光温暖,用俗套和不断布下的温情陷阱,不断给予观众糖衣炮弹,这点上,与《奇迹男孩》的观感很像。
但是,相比于残酷的真实与夸大的不真实,我们更加愿意落入电影带来的温暖之中。就算是假的,你也愿意相信。就算是假的,你也心向往之。
人生充满了告别。年轻人相互间所言的道别是具有阶段性的暂别,等到了片中老夫妇这个年纪,永别的乐章已然时刻准备奏响了。就像电影终会结束,人的一生也总要有个结局。
孑然一身来到世上,与你相爱相亲过,与你并肩共同去。这样一来,人生才不全是孤寂。
所以,当以上帝视角看到那两幅并排而列的棺材时,我是能够感到释然的。
同时,我想起来片中扮演丈夫的唐纳德·萨瑟兰,也曾在《大腕》中扮演过追求“喜丧”葬礼的大导演。中国喜丧的福、寿、全三字虽不知道谈不谈得上,但是他能与毕生所爱同日而葬,并立团圆,死前去到了偶像故乡,身后更无再多牵挂,丧若有喜,也不过是如此了。
很多人看到《爱在记忆消逝前》这个译名,以及其展现爱情容量下的时间之美时,会想起理查德·林克莱特导演的“爱在系列”。我倒是回想起来由他导演的另外一部电影,《少年时代》结尾的一句话:
“人们总说要抓住这一刻,事实上,是这一刻抓住了我们。”
时间总是最冷漠的,故而未必非要追求永远,在永远成为永远之前,片刻即是永恒。看看那些美好的生活瞬间,争吵打闹、猜忌妒疑,年轻时候或许真的是“你渣我贱”,一别五十年回头再看,管它什么惊天动地和鸡毛蒜皮,统统都是爱的痕迹。
老两口选择追逐生活过、失落过的那些瞬间,选择自己来做选择,选择活在当下、死亦在当下,果断又浪漫。被时间操控着生命长度的他们,却将依旧鲜活的爱情定格了起来。
说到底,爱人与被爱这件事,还是要跟老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