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加害人与受害者可以共处一室敞开心扉吗?教化和治愈可以同时进行吗?我们需要这种修复式司法吗?因为起诉哥哥强奸而众叛亲离的妹妹在哥哥出狱后要如何面对这一切呢?这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却不煽情的的现代影像沉浸式体验,你不需要相信加害人能够与受害者共情,也不需要探讨加害人是否真正能有悔过之心,因为对受害者而言,就算是瞬间的和解也可以短暂放过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已经学会了恨,接下来要学着怎样去爱了。

演员表
影片评论
相关推荐
影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实在不理解说看不懂谅解的,妹妹结尾处说得很明白了:“我很高兴我能恨他,因为我准备好去爱了”。我们作为旁观者,与其强硬地逼迫绑架受害者“不谅解”,更应鼓励他们放下因为恨而惩罚自己(阿黛尔恨哥哥的方式是自虐)的过去,尽早回归正常生活,重新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才是更实际的,也正是本片主题恢复性司法的目的。
以前刷到过一个帖子,楼主被性侵,发帖求助,问应该去医院做哪些检查,评论区几乎所有人都在愤怒地指责楼主“你为什么不报警?!”,本来那个楼主发帖时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被评论质问后楼主明显情绪崩溃了。
被伤害后报警是很正确很应该的做法,但真的所有人都适合报警吗?尤其屡屡曝出报警后受害者反而遭到二次伤害的例子(片中的阿黛尔也是,她被性侵后报警,警察只问她几根手指等无关细节满足自己的癖好,却不关心到底有多疼、受害者到底受到了怎样的伤害),这些二次伤害不是受害者的错,但却是受害者必须要考虑的事实。
我并非呼吁大家受到伤害后不报警,而是希望其他旁观者可以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多考虑。
与其指责受害者,不如多问问为什么,为什么警察那么不专业?为什么受害者会受到二次甚至三次伤害?为什么受害者的家人都会因为她报警指责她?
另外还想关于性侵说两句,我懂很多人经常安慰女性受害者“你没错,你不要觉得自己脏了”,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话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欲盖弥彰?潜台词是“你一定觉得你脏了,不过我要来安慰你了”。如果一个人被抢劫了,或者被人砍了一刀,我们会安慰受害者“你没错”吗?不会,我们只会说“那人是疯子”。
如果女性没有被“贞洁”规训出那么大的羞耻感,性侵就是一种很严重的普通暴力吧?关于性侵受害者的言论也应该围绕被暴力对待后的安慰,而非围绕“贞洁”展开的“你没脏”的安慰。
欧洲的司法相关电影让我们看,水土不服是一定的,不过短评区那么多人不屑地表示“政治正确”、“白左”我是真的没想到的。很难说哪边更好,但至少看短评区的反应,两边不在一个level是实打实的,鸡同鸭讲。
四星,不过目前7.2比我预期低不少,打五星平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