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表
影片评论
相关推荐
影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实话实说,这部电影是我今年最期待的恐怖片之一。主要是从去年看完《厄舍府的崩塌》后,我就很想看一部薇拉·菲茨杰拉德的新作。尽管扮相不再古典,但在该片中其角色依然延续了神秘女性的色彩。用这种神秘与无处不在的红色,导演也是上演了场非常颠覆和争议的连环杀手之旅。
你是连环杀手吗?在这个毛骨悚然的问题后,男人demon使出全力似乎在掐人脖子的场面一闪而过。这是一场凶杀吗?在一切问题都没得到答案时,故事就这样进入了正式章节。
森林中的道路上,两辆车正展开追逐,前车的女人lady恐惧地看着后车的步步逼近,而后车的demon正在边嗑药边猛踩油门。停下车,demon的利索一枪截停了前车。lady逃进森林,demon则持枪紧追不舍。角色的善恶似乎很明显,但这只是6章故事中的第3章。
首先,电影开场的播报得补充一下。
这段非常《德州电锯杀人狂》的设计,说的是一个连环杀手。大意就是2018年至2020年间,21世纪最多产且独特的美国连环杀手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跨州杀戮狂潮。这场狂潮始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经过大湖,扩展到怀俄明州和爱达荷州中部,最终在俄勒冈州胡德河县的茂密森林中达到高潮。 本剧根据警方采访、目击者的详细陈述、证词以及各执法部门的观察记录,戏剧化地再现了这场狂潮中最后已知的杀戮事件的真实故事。
不过千万不要被true story这正儿八经的说法给骗了,《德州电锯杀人狂》的开场也是这么唬人来营造真实感的,有种早期伪纪录元素的感觉。《怪亲》的导演JT·莫讷在采访中没有给出什么真实答案,因为这杀手就是虚构的,这播报是一种氛围营造的小手法和与德电连接的处理。
二者最重要的一点,正是让怪亲与德电相连接。1974年托比·霍珀的《德州电锯杀人狂》,毋庸置疑的经典,同时它也是好莱坞恐怖电影一个重要元素的奠基者——幸存的女孩。在这部电影之后,结局总有一个女孩幸存的规则成为恐怖电影的主流套路之一。可以说这是70年代女性主义在恐怖电影类型中的一次演变。特别是1986年托比·霍珀回归的《德州电锯杀人狂2》,女性拿起电锯的反杀之舞,这含义不用多解释了。
而《怪亲》可以说是对德电留下的幸存女孩规则的完全颠覆,它努力营造了幸存女孩的开场和各种危险环境,试图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女性被男性连环杀手追杀的电影”。
这部电影甚至有女性逃离后的搭车,大宅中的追杀。而在最后它打破了一切,告诉大家这都是假的,我们的超级大坏蛋,杀人狂el就是那个幸存女孩。另一个方面,《怪亲》是对2022年《野蛮人》女性主义的黑暗颠覆。《野蛮人》中,开场没多久就能看到经典的争论问题——男女共处一室,陌生男人的危险性。以及后面发展出的女性互助,对邪恶的终极复仇。
《怪亲》的Chapter 1 mister snuffle中,lady和demon在车中也讨论了男女共处一室这个问题。之后lady逃生中的酒店员工以及女警官,甚至贡献了And just because I have a vagina doesn't mean you shouldn't listen to a fucking thing I have to say的名台词。
然而,不仅幸存女孩是假的,《怪亲》转而讲述了男女共处一室时女性的恐怖威力和女性互助时女杀手的百般戏耍。不得不说,我完全理解很多评论对这部电影的批判,因为它的反套路确实很呛很尖锐。但我觉得对比着这些电影来看,还是有点意思的反套路和碰撞。
另外,看完的观众应该能明白,影片的故事其实非常非常的简单。只是一个身份调换了的连环杀手故事,如果没有导演在章节上的错位处理,可以说故事本身没有什么看点也更冒犯了。很明显,而且导演自己也承认该片受到了昆汀作品之类的章节电影影响。
这手法无疑是有效的,可惜在身份揭露后电影就进入另一种状态了。在身份揭露后,4、2、6已经沦为直白纯粹的杀手桥段,不再有身份转换的趣味。而尾声在lady的自白中则进入了一种神神叨叨的风格,女性互助也终于擦亮了双眼,有毒的人可算是挂了。
除去争议性的情节,导演对于配乐和镜头色彩的运用我个人还是挺中意的。整部电影的配乐充斥着电子乐的轰隆、弦乐的尖锐和轻松美妙的钢琴声,有几场音乐一起来让我仿佛在听《信条》开场的Rainy Night in Tallinn。
汽车正面镜头飞驰而过的紧张,Chapter 4 the mountain people三人组成的诡异杀戮场面,lady藏进冰箱时的镜头推进,非常出色的氛围营造。在Chapter 1 mister snuffle和Chapter 2 do you like a party?中,导演大量使用蓝色和红色的光影,用以塑造两人交心的放松场面和风雨欲来的血腥死亡。特别是lady在厕所中的红色独秀,让我想起《红色房间》通过红色对杀手粉丝的精神进行反映的设计。35mm拍摄的导演骄傲我倒是不怎么get,就像《怖谷鸟》也是35mm又如何,I dont care。
薇拉·菲茨杰拉德在电影中的表演也很惊艳,厕所中的情绪和细节,杀人逃亡时的疯批感,我最喜欢的是最终死亡桥段的落寞与痛苦。凯尔·加尔纳的演出也很好的玩弄了观众的心理,在一个变态男和正常人间游离。导演采访中说,他的要求是二人演出真情实感,而不是专门误导观众。不管怎么说,真情和误导这两点似乎都做到了。
最后要说的,可能有点太靠后了。无论电影怎么样,我都很爱导演所选的歌曲。这些歌曲都由Z Berg创作和演唱,比如开场的Love horts,Chapter 2 do you like a party?开始没多久后空灵钢琴声带来的Into the night。还有lady逃离旅馆时的Day in day out,最后lady逐渐死去的Better the Devil,Z Berg的歌曲和歌声绝对的加分项。
Z Berg还写了To Forget You,这首歌不是很明显,是大堂杀戮时有点模糊的背景乐。这首歌的演唱者是Ginnie Pallone Mollner,导演JT·莫讷的母亲。他的父亲Duke Mollner,则扮演了lady逃出房间时遇见的我也有枪的搞笑角色,属于是全家上场了。总而言之,我爱死Z Ber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