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评论
相关推荐
影评
今年年初的时候去了一趟汕头旅游,近距离看了2场英歌舞表演,确实是有被锣鼓喧天的场面震撼到。没想到现在英歌舞被融入了网剧里,我狂喜!!
看完六集下来,真觉得现在网剧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了,质感完全不输正剧,甚至可以媲美电影。《我和我爸的18岁》时间背景设置在1993年,对于这么一个年代特质突出的时间点,最标志性的表现手法,就是给全剧套上复古滤镜。但《我和我爸的18岁》,从第一集就让我觉得,这部剧的美术是真牛!它对光影和颜色把控得非常精准,并非一个模板套全剧,而是针对不同的人物和空间关系,色调和氛围都有相应的变化。
在大部分的片段中,画面的色调都微微泛黄,带着浓郁的年代色彩。第四集出现的街边杂货铺,场景是在室外,导演运用了自然光来营造氛围。暖阳从顶上洒下,在复古的手写牌匾上落下斑驳的树影,光影交错的场景,大大提升了画面质感,再配上后期非常通透而克制的复古氛围调色,人物处在相对统一的色调里,看起来也十分舒适和谐。
而在夜景里,画面中出现的色彩则会丰富很多。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集吴彦弘和林佳旭“约架”,导演把场景选在了色彩饱和度非常高的“天后宫”门前。建筑以色彩明艳的金色和红色为主,在夜景中十分突出。这种高饱和的场景背景,为画面增添了很多细节和可看性。与之相呼应的,是吴彦弘金光闪闪的上衣,既为画面增加了亮点,也与他张扬、狂傲不羁的性格相呼应。不得不说,这部剧之所以有这么优质的画面观赏体验,和融入场景、妆造里的细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除了利用光影与色彩营造氛围,剧中那些鲜活的场景细节,同样赋予了观众极强的代入感。林佳旭家中斑驳的墙壁,老式住宅里的露天庭院,角落里摆放着的木制家具,甚至到旱冰场外墙上的挂画,都透露着复古的韵味,为故事的展开做足了铺垫。
这部剧单集时长也就10分钟,但一集集看下来,从画面,到场景,再到情节过渡,有一种“看电影”的爽感,普通短剧之于它,确实存在阶梯式的差距!目前看下来,对于画面观感大概也就这些,后期有什么新的想法,再更新补充!
这篇影评有剧透